新聞中心Column Classification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Contact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銅仁天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0856-691759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人:梁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址:www.mingmei168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銅仁市碧江區清水大道 111號銘君華府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新聞Column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所處的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公司新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陽物業:“五大行動”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范性社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:2021/12/15 18:10:47 瀏覽次數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五大行動”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范性社區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來,銅仁市碧江區正光街道辦事處打角沖社區大黨委堅持黨建引領,實施“黨建初心、治理安心、服務精心、發展信心、文明愛心”“五大行動”,聚力“黨建引領、社區治理、服務管理、產業發展、文明創建”五大提升,創“五心”社區,探索“一崗五組三聯”工作模式,創建“錦江紅管家”服務品牌,融合轄區居委會、社會組織、紅色業委會、紅色物業等多種資源,實現黨建引領、多位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,戮力打造碧江城市基層黨建示范性社區,寫好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png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黨建初心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崗五組三聯”建“初心”社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區探索建立“一崗五組三聯”工作機制,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創建讓搬遷群眾居安、業安、身安、心安的生活家園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崗”引領帶優服務。傳承和弘揚正光安置社區戰疫英雄張承源“舍己為人、甘于奉獻”的志愿服務精神,創立“張承源式黨員示范崗”18個,為搬遷群眾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, 100余名黨員到崗工作,示范帶動577余名群眾參與,入戶宣傳政策和摸排信息3100余人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五組”聚焦民生強治理。根據社區黨員所長和搬遷群眾所需,分類組建理論宣講、就業服務、民生保障、治安維穩、文化風尚“五個功能黨小組”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開展宣講活動20次,推薦就業崗位2500余個,法律宣講3場,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3起,解決群眾實際問題166個,文體活動140余場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三聯”匯聚資源促發展。成立“校社、村社、企社”三個聯建黨支部,開設“四點半課堂”招收學生500余名,假期“希望小課堂”330余名輔導學習,開展疫情聯控、公益活動等50余次,開展專項招聘會51場,推動5000多人就近就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png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治理安心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六在網中”建“安心”社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推進“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”落地運行。探索“六在網中”易地搬遷社區治理新模式,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,形成社區黨組織—網格黨組織—樓棟長的治理服務格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組織網中建。由社區支部書記擔任總網格長,10個居民網格建黨小組,4個企事業單位專屬網格建黨支部,實現組織覆蓋率和黨員參與率100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在網中辦。以網格為基礎單元,打破“不找不辦”的傳統,變坐辦為走辦,建立網格三級微信平臺,做到群眾有呼喚、網格有應答,社區搶奪、賭博案件零發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制網中宣。在社區建立法律援助中心,按網格培養社區“法律明白人”,開展普法宣傳活動20余次,宣傳引導群眾5000余人,2021年社區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6.84%,矛盾糾紛總量下降27.27%。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隱患網中排。由網格員、聯戶長對人員密集等重點場所、易發矛盾糾紛區域定期走訪、定域排查,按照“一卡三單”、“八單一表”工作方式,對矛盾糾紛隱患轉辦分流化解,今年社區實現了零命案、零群體性事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困難網中幫。由網格員、聯戶長、幫扶責任人對建檔立卡戶定期入戶走訪,通過動態建檔、網格包保、結對幫扶、困難救助、心理疏導、強制報告、部門聯動、線上管理八項措施服務,2021年外出務工數量同比下降61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安網中享。通過聯戶議事會、“鐵三角”會、警民議事會、警務聯席會,“四會”協商共議,建設人人參與、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,實現群眾心安在社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務精心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雙十雙陽”建“精心”社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聚焦服務基礎、服務對象、服務內容等關鍵要素,打造“雙十雙陽”工程,提升社區服務質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10分鐘便民服務圈。完善社區周邊公共服務設施,配備3所學校、衛生服務中心超市和公共交通站臺,群眾10分鐘內可就學、就醫、購物、外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10小時辦結制。按照“資源整合,共建共用”的原則,建成2100平方米的“錦江先鋒·首善之區”黨群服務中心,完善日間照料中心、新華書店、金融服務點等28處功能服務室,轄區居民訴求10小時內限時辦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升“朝陽”服務質量。為加強社區青少年、兒童關心關愛力度,優化公共教育服務,適齡兒童全員在社區內入學就讀,建立“四點半課堂”“希望小課堂”,幫助社區居民子女課后輔導,確保學生課后有地學、有人管、有人教。開展留守兒童“一幫一愛三課堂”行動,結對幫扶困境兒童31名,走訪慰問留守兒童45次覆蓋331人,慰問物資折合資金41萬余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升“夕陽”服務質量。社區堅持把養老服務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,成立“日間照料中心”“陽光幸福家園”,常態化開展服務活動,確保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。開展留守老人、殘疾人開展“一料一慰三援助”行動,為老人安裝智能手環120個,智能看家35個,日間照料中心每日老年人吸納量200多人/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p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展信心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113”模式建“信心”社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建立“113”模式(一個就業培訓服務中心,一戶一就業,三種模式發展社區集體經濟),大力推進居民群眾就業創業,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既富集體又富群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立一個就業培訓服務中心。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,通過成立社區就業培訓服務中心,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和居民群眾特長和意愿,采取針對性培訓、訂單式就業,舉辦各項技能就業培訓32期,累計1729人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實現一戶一就業。探索“354”就業模式,通過“三個載體”摸清底數(即“一支走訪隊伍”摸準就業需求、“一個服務中心”推送就業信息、“一次技能培訓”提升就業能力)、“五個渠道”提升基數(即東西部扶貧協作、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、引導園區企業招聘、興辦扶貧微工廠吸納、大型農業項目帶動)、“四項措施”鞏固質量(即廣泛宣傳引導穩崗、政策保障激勵穩崗、跟蹤服務促進穩崗、動態研判鞏固穩崗),實現社區居民“一戶一就業”“一戶多就業”的目標,保障群眾收入穩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模式發展社區集體經濟。通過發展租賃、自營、外包“三種模式,積極爭取社區市場門面、菜市場使用權,成立打角沖社區家政服務公司,社區勞務輸出有限公司等發展集體社區集體經濟,年收入約120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png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展愛心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五個行動”建“愛心”社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發社區居民主人翁意識,突出人文關懷,開展感恩教育、文明創建、文體娛樂、文化傳承、心靈滋潤“五個行動”,建立和諧鄰里關系,大幅度提升居民文明素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恩教育凝民心。設置居民“第一課堂”、居民夜校等平臺,宣傳政策法規、城市理念,引導群眾感黨恩,聽黨話、跟黨走。目前已開展50余場次2500余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明創建提素質。制定社區“三字經”居民公約,建立各樓棟衛生評比制度,社區統一對小區廣告、宣傳欄等設置規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體娛樂促互助。成立社區文化協會1個,組建4支文體隊伍,利用端午、中秋等傳統節日開展各類社區活動10余次,舉辦“青春助力·亮出未來”等一系列關愛表演活動,惠及搬遷群眾4000余人次,不斷豐富群眾文娛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傳承融家園。建設感恩記憶館(鄉愁館),展示搬出地犁耙、簸箕、石磨等傳統生產生活老物件,把文化和鄉愁一起“搬進”社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靈滋潤富精神。打造打角沖“融”文化廣場,開展“書香打角沖·知識閱讀月”活動,建設心靈驛站,提供情緒疏導、心理輔導、感情引導等服務,引導他們快速融入城市新生活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條:貴州天陽集團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駐沿河縣人民醫院項目部2019年春節年會暨全年工作部署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條:天陽物業:探索1+2+3+N”模式 做實做優“紅色物業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尤物综合在线一区